Search

<神經管缺損🧠之早期診斷>

這篇整理比較偏醫學專業,主要提供給大家一個不算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神經管缺損🧠之早期診斷>

這篇整理比較偏醫學專業,主要提供給大家一個不算新的新觀念,可做為早期診斷神經管缺損之參考。
也就是上一篇所提到的BS/BSOB ratio還有IT。

—-
對於我們而言,以前聽到神經管缺損會想到的超音波異常不外乎是「檸檬頭」和「香蕉腦」,大部分在第二孕期超音波特徵比較顯著。

🍋Lemon sign:
正常頭型切面應該是橢圓形,但若有神經管缺損或腦部異常,前面的頭型會變成尖尖的像檸檬一樣的形狀。

🍌Banana sign:
正常的小腦應該是啞鈴型,若有神經管缺損,有可能變成像香蕉一樣的彎彎半月形。

🔎由於最近提倡早期超音波的重要性,因此在做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(11~13週又6天)時,看頸部透明帶的那個切面,也可以提供給我們很多腦部的資訊。
其中漸漸被大家所提倡的,就是BS/BSOB的比例和IT的概念。

✔️BS (brain stem): 腦幹寬度
✔️BSOB (brain stem to occipital bone): 腦幹到枕骨距離
✔️IT (intracranial translucency): 第四腦室

✏️第一張照片截圖自發表在Prenatal Diagnosis的文章,圖中的A代表蝶骨後緣,B代表腦幹後緣/第四腦室前緣,C代表枕骨前緣。

✏️所謂的BS就是AB的寬度,BSOB距離就是BC的寬度;IT則是在B下方的一條黑線(粉紅箭頭處➡️),上緣是腦幹後方,下緣則是脈絡叢。

—-
那要怎樣的異常才會懷疑有神經管缺損呢?

🔎BS/BSOB

正常的胎兒,BS和BSOB都會隨著胎兒大小增加而增加(CRL),而BS/BSOB的比例會隨著週數增加而下降。

但是如果碰到有異常的胎兒,BS會變寬,而BSOB反而會變窄,因此造成BS/BSOB的比例會明顯的上升。

會造成這樣現象的可能原因,是由於腦幹往下位移,壓迫第四腦室/腦室大池,造成BSOB變窄(第一張照片的右圖,可以看到B下方原本應該有第四腦室的地方,也就是IT變形不明顯)。

🔎IT
正常的胎兒,IT都清晰可見,寬度約為1.5-2.5mm。

神經管缺損的胎兒,IT則會消失看不到。

📖參考文獻:
Posterior brain in fetuses with open spina bifida at 11 to 13 weeks
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translucency (IT) in the detection of spina bifida at the 11–13‐week scan.

大家可以在做第一孕期超音波的時候,順道看一下腦幹區域的構造,如果看起來哪邊怪怪的,要記得想到可能有神經管缺損或是其他腦部異常喔!

#firsttrimesterdownscreen
#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
#早期腦部超音波
#神經管缺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鍾情超音波的婦產科醫師 建立這個衛教與傳承的小小園地 分享學習工作大小事
View all posts